贲门失弛缓症的症状及治疗法是什么

贲门失弛缓症的主要症状包括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等,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内镜下扩张术、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障碍导致的功能性疾病,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干预措施。
吞咽困难是贲门失弛缓症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进食固体或液体时出现梗阻感,常需饮水辅助吞咽。症状可能逐渐加重,早期仅对固体食物困难,后期连流质饮食也难以通过。食管钡餐造影可见特征性“鸟嘴样”狭窄。患者应避免进食过快,选择细软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胸骨后隐痛或灼痛,可能与食管扩张、食物滞留刺激有关。疼痛可放射至背部或肩部,易被误认为心绞痛。硝酸甘油片可暂时缓解症状,但需与心血管疾病鉴别。日常建议少食多餐,餐后保持直立位,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顽固性疼痛需考虑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降低食管平滑肌张力。
未消化的食物常反流至口腔,尤其夜间平卧时易发生,可能引发呛咳或吸入性肺炎。反流物不含胃酸,可与胃食管反流病区分。睡眠时抬高床头,睡前3小时禁食有助于减少反流。严重者可短期使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通过阻断神经肌肉接头改善括约肌功能。
长期吞咽困难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体重减轻。需监测营养指标,必要时采用高热量流质饮食或肠内营养支持。复合维生素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可预防微量营养素缺乏。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该微创手术能显著改善进食状况。
反复误吸可能引起慢性咳嗽、声音嘶哑或哮喘样发作。食管气管瘘是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建议进食时细嚼慢咽,出现呛咳立即停止进食。对于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可配合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炎症。终末期患者可能需要行Heller肌切开术联合胃底折叠术。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应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每日5-6餐,每餐控制在200-300毫升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过冷过热、咖啡因及碳酸饮料刺激食管。餐后适度散步帮助食物通过,睡眠时保持30度半卧位。定期复查食管动力检测评估病情进展,出现发热、呕血等急症需立即就医。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进食焦虑,必要时可寻求专业营养师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