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有哪些血管组成

下肢静脉主要由浅静脉、深静脉和穿通静脉三部分构成,分别承担血液回流、肌肉泵功能支持及深浅静脉交通的作用。
浅静脉位于皮下组织,包括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大隐静脉起自足背内侧,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股沟区汇入股静脉;小隐静脉起自足背外侧,经外踝后方上行至腘窝汇入腘静脉。这两条静脉易因静脉瓣功能不全导致静脉曲张,表现为下肢迂曲扩张的血管团块,可能伴随酸胀感或皮肤色素沉着。
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包括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腘静脉和股静脉等。肌肉收缩时通过肌肉泵作用推动血液向心回流,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其主要病理改变,可能引发患肢肿胀疼痛,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穿通静脉连接深浅静脉系统,下肢约有150条穿通静脉,主要分布在小腿内侧。这些静脉内的单向瓣膜可防止深静脉血液逆流,当瓣膜功能受损时,可能加重浅静脉曲张或深静脉高压,表现为踝部皮肤营养性改变如湿疹样皮炎或溃疡形成。
日常需避免久站久坐,每小时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穿着医用弹力袜可改善静脉回流;出现下肢持续肿胀、静脉显露或皮肤溃疡时,应及时进行血管超声检查。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应遵医嘱预防性抗凝,静脉曲张患者可通过射频消融或硬化剂注射等微创治疗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