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什么吐什么发烧怎么办

宝宝吃什么吐什么发烧可通过调整饮食、物理降温、补充水分、使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通常由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食物过敏、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等原因引起。
暂停固体食物4-6小时,呕吐缓解后给予米汤、稀释苹果汁等流质。母乳喂养可继续,奶粉喂养需稀释至1/2浓度。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少量多次喂养,每次不超过30毫升。食物温度保持温热,过冷过热均会刺激胃肠。记录呕吐与进食时间关联性,帮助医生判断病因。
体温38.5℃以下优先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禁止使用酒精擦浴,可配合退热贴敷贴额头。保持室温24-26℃,减少衣物覆盖但避免受凉。每2小时监测体温,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需就医。观察是否伴随寒战、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使用口服补液盐Ⅲ按说明书冲调,每次呕吐后补充50-100毫升。可交替饮用淡绿茶、胡萝卜水等含电解质液体。观察尿量应保持每4-6小时排尿1次,尿色淡黄为正常。出现口唇干裂、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时需静脉补液。家长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供医生参考。
细菌感染需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轮状病毒感染可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发热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止吐可用多潘立酮混悬液,但2岁以下慎用。所有药物须间隔30分钟以上服用,避免相互作用。
出现血便、喷射状呕吐、意识模糊等需急诊处理。呕吐物带胆汁或血液提示消化道梗阻或出血。发热伴颈部僵硬需排除脑膜炎。就诊前收集呕吐物及大便样本便于检测。向医生详细说明发病过程、喂养史、接触史等信息。血常规、粪便轮状病毒检测等可明确病因。
保持宝宝口腔清洁,每次呕吐后用温水漱口。呕吐剧烈时采取侧卧位防误吸。痊愈后逐渐恢复饮食,从米粥、面条等低渣食物开始。定期测量体重评估营养状况。注意餐具消毒,避免家庭成员交叉感染。观察2周内是否出现食欲不振、皮肤黄染等并发症。恢复期可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