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脱位的三种表现方式

牙脱位主要表现为牙齿部分脱出、牙齿完全脱出和牙齿嵌入三种形式。牙脱位通常由外力撞击、运动损伤或意外事故引起,可能伴随牙龈出血、牙齿松动或咬合异常等症状。
牙齿部分脱出是指牙齿在牙槽窝内发生移位但未完全脱离,临床可见牙齿伸长或倾斜。这种情况可能与颌面部外伤、跌倒撞击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患牙松动度增加、牙龈撕裂出血。需及时复位固定,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预防感染,或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定期复查牙周愈合情况。
牙齿完全脱出即整颗牙齿脱离牙槽窝,常见于剧烈碰撞或高空坠落伤。脱位牙需立即放入生理盐水或牛奶中保存,30分钟内再植成功率较高。再植后需用牙弓夹板固定4-6周,期间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菌斑,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感染。完全脱位牙的牙髓存活率随时间延长显著下降,需密切观察牙髓活力。
牙齿嵌入是指牙齿受垂直外力冲击陷入牙槽骨内,多见于儿童乳牙列。嵌入牙可能损伤恒牙胚,需拍摄X线片评估深度。轻度嵌入可观察自行萌出,重度嵌入需手术复位。治疗期间使用复方氯己定地塞米松膜局部消炎,配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预防继发感染。嵌入牙可能发生牙根吸收或牙髓坏死,需长期随访。
发生牙脱位后应立即用冷毛巾外敷患处减轻肿胀,保存脱落牙时切忌擦洗牙根表面组织。24小时内避免进食过热过硬食物,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建议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运动时佩戴防护牙托。若出现牙齿变色、自发痛或牙龈脓肿等症状,提示可能发生牙髓病变,需及时进行根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