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怎样才能检查出来

乳腺癌可通过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乳腺磁共振成像、病理活检、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方式检查。乳腺癌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不良生活习惯、乳腺疾病史、环境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皮肤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乳房疼痛等症状。
乳腺超声利用高频声波成像,适合致密型乳腺或年轻女性筛查。无辐射且可区分囊性与实性肿块,对直径5毫米以上的结节敏感度高。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需避开月经期以减少激素干扰。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尤其适用于触诊阴性但影像学可疑的病灶。
乳腺X线摄影是40岁以上女性常规筛查手段,能发现微小钙化灶等早期病变。检查时需压迫乳房以获得清晰图像,可能引起短暂不适。对非致密型乳腺检出率较高,但存在少量辐射,妊娠期禁用。建议与超声联合使用,可降低10%的漏诊概率。
乳腺磁共振成像对多灶性病变和植入假体评估具有优势,敏感度超过90%。需注射造影剂增强显影,检查时间约30分钟。适用于高危人群筛查或术前评估,但费用较高且对钙化灶分辨力有限。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含钆造影剂。
空心针穿刺活检是确诊金标准,可获取组织进行病理分级和免疫组化分析。操作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创伤小于手术活检。细针抽吸适用于浅表淋巴结评估,但假阴性率较高。活检报告需明确ER、PR、HER-2等受体状态以指导治疗。
CA15-3和CEA等标志物辅助监测疗效和复发,但早期诊断价值有限。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单独升高可能提示其他疾病。动态监测时数值变化比单次检测更有意义,炎症或肝病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
建议每月月经结束后7-10天进行乳房自检,关注乳房形态变化。40岁起每1-2年进行乳腺X线摄影筛查,高危人群可提前至30岁。保持规律运动、控制体重、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风险。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断时机。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对侧乳房和远处转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