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会有什么副作用

拔牙后可能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出血等常见副作用,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感染、干槽症或神经损伤。拔牙是口腔科常见治疗手段,通常用于严重龋齿、阻生智齿或牙周病等情况。
拔牙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轻微渗血,属于正常现象,可通过咬紧纱布止血。术后1-3天可能出现术区肿胀和疼痛,程度与手术复杂程度相关,冷敷可缓解肿胀。部分患者会出现张口受限或吞咽不适,多与局部炎症反应有关,一般3-5天逐渐消退。术后饮食温度过高或刷牙过早可能导致血凝块脱落,影响创面愈合。
干槽症表现为术后3-5天剧烈疼痛伴腐臭味,发生率较低但需专业处理。下牙槽神经损伤可能导致同侧下唇麻木,多与智齿位置邻近神经管有关。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术后感染风险增加,需加强口腔清洁和抗生素预防。长期缺牙不修复可能导致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等咬合问题。
拔牙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24小时内不漱口刷牙,进食温凉软食。按医嘱服用抗生素和止痛药,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或大量出血需及时复诊。缺牙超过3个月建议考虑种植修复或义齿修复,防止牙槽骨吸收和咀嚼功能下降。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减少拔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