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鼻炎咋回事

关键词: #鼻炎
关键词: #鼻炎
儿童过敏性鼻炎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免疫异常、感染诱发、接触过敏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避免过敏原、鼻腔冲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过敏性鼻炎是鼻黏膜接触过敏原后出现的非感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
父母患有过敏性疾病时,儿童发生过敏性鼻炎的概率明显增高。这类患儿通常伴有特应性体质,可能同时存在湿疹或哮喘。建议家长记录家族过敏史,孕期避免吸烟及接触二手烟。对于有遗传倾向的儿童,出生后应坚持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延迟引入易致敏辅食。
空气污染物如PM2.5、二氧化硫等会损伤鼻黏膜屏障功能。新装修房屋释放的甲醛、春秋季花粉飘散、宠物皮屑及尘螨都是常见诱因。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品,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外出时可给儿童佩戴纳米纤维防护口罩。
Th1/Th2细胞平衡失调导致IgE抗体过度产生,当接触尘螨、霉菌等过敏原时引发组胺释放。这类患儿常伴有眼结膜充血、黑眼圈等表现。临床常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严重时需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免疫调节可补充鼠李糖乳杆菌等特定益生菌。
反复呼吸道病毒感染会加重鼻黏膜炎症反应,常见于腺样体肥大儿童。这类患儿夜间常有张口呼吸、打鼾症状。急性期可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冲洗,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慢性病例建议检测EB病毒抗体,必要时行腺样体切除术。
尘螨排泄物、蟑螂分泌物、花粉颗粒等变应原通过鼻腔吸入后,与肥大细胞表面IgE结合引发速发型过敏反应。确诊需做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治疗首选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中重度病例可配合奥马珠单抗注射液。对尘螨过敏儿童可使用螨变应原舌下含服制剂进行脱敏。
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持卧室通风干燥,定期暴晒毛绒玩具,避免使用地毯和布艺沙发。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蓝花等摄入,控制海鲜、坚果等高风险食物。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睡眠呼吸暂停时,应及时到耳鼻咽喉科或变态反应科就诊。春秋季花粉高峰期前2周可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