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血管炎做什么检查

怀疑血管炎通常需要做血常规、炎症指标检测、自身抗体筛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等检查。血管炎是一组以血管壁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可能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需通过多项检查综合判断。
血常规可评估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变化。血管炎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白细胞增多或血小板异常。贫血可能与慢性炎症或消化道出血有关,白细胞增多常见于急性炎症反应,血小板异常可能提示血管内皮损伤。
包括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非特异性炎症指标。血管炎活动期这些指标通常升高,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程度。检测结果有助于评估疾病活动度,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因感染等其他疾病也可导致指标升高。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对诊断ANCA相关性血管炎具有重要价值。其他自身抗体如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等也有助于鉴别不同类型的血管炎。阳性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或磁共振血管成像可直接显示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等改变。这些无创检查能评估血管受累范围和程度,对中大血管炎诊断价值较高,同时可监测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
皮肤、肾脏或其他受累器官的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血管炎的金标准。活检可发现血管壁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素样坏死等特征性改变。取材部位选择取决于临床表现,阳性结果具有确诊意义。
怀疑血管炎时应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医生会根据症状选择相应检查。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部分检查需空腹。确诊后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遵医嘱规范治疗。日常注意保暖防感染,保持适度活动,避免吸烟等血管损伤因素。饮食宜清淡营养,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控制盐分和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