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细胞受损是怎么回事儿

心肌细胞受损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药物或毒素损伤、遗传性心肌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手术、生活方式调整、心脏康复训练、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细胞受损的常见原因,与血脂异常、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绞痛、活动后胸闷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控制血脂和改善供血,严重者需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日常应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
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能引发心肌炎,导致心肌细胞水肿坏死,常见于感冒后出现心悸、乏力症状。急性期需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注射液等营养心肌,合并心律失常时可应用盐酸胺碘酮片。患者须严格卧床休息,家长需监测儿童患者的心率变化,避免遗留扩张型心肌病后遗症。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心肌代偿性肥厚,最终引发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患者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每日监测血压,限制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肥胖者需减重以降低心脏负荷。
蒽环类化疗药物、酒精等物质可直接毒性心肌细胞,表现为射血分数下降和活动耐量降低。使用注射用右雷佐生可预防阿霉素的心脏毒性,戒酒同时配合曲美他嗪片改善心肌代谢。接触有毒化学制剂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筛查。
肥厚型或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遗传性疾病可导致心肌结构异常,青年患者可能出现晕厥或猝死。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可缓解症状,植入式心脏除颤器能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直系亲属需进行遗传咨询和心脏筛查。
心肌细胞受损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步行,避免竞技性体育运动。饮食推荐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及新鲜蔬菜水果,限制每日咖啡因摄入不超过200毫克。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动态心电图,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或夜间憋醒需立即就医。长期服药者不可擅自调整剂量,需定期评估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