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分为哪些类型和分期

关键词: #腺癌
关键词: #腺癌
肺腺癌可分为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浸润性腺癌等类型,分期依据TNM系统分为Ⅰ-Ⅳ期。
原位腺癌属于最早期的肺腺癌类型,癌细胞局限于肺泡上皮内未突破基底膜。通常无明显症状,多数通过体检发现,表现为肺部磨玻璃样结节。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超过90%。术后无须辅助化疗,但需定期复查胸部CT。
微浸润性腺癌指癌细胞突破基底膜但浸润范围不超过5毫米。CT可见部分实性结节,实性成分直径通常小于3厘米。手术切除后复发概率较低,一般不需术后辅助治疗。患者可能出现轻微咳嗽,但多数仍无明显症状。
浸润性腺癌是肺腺癌最常见类型,癌细胞已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根据组织学特征可分为贴壁型、腺泡型、乳头型、微乳头型和实性型等亚型。常见症状包括持续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治疗方案需结合分期,可能包含手术、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
Ⅰ期指肿瘤直径小于4厘米且未累及淋巴结;Ⅱ期肿瘤可能侵犯胸膜或伴有肺门淋巴结转移;Ⅲ期存在纵隔淋巴结转移或局部侵犯重要结构;Ⅳ期已发生远处转移。分期直接影响治疗方案选择,Ⅰ-Ⅱ期以手术为主,Ⅲ期需综合治疗,Ⅳ期则以全身治疗为重点。
肺腺癌特殊亚型包括浸润性黏液腺癌、胎儿型腺癌等。黏液腺癌以产生大量黏液为特征,容易发生胸膜转移;胎儿型腺癌多见于年轻患者,生长较快。这些亚型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治疗策略需个体化制定。
肺腺癌患者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均衡饮食以维持免疫力。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骨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排查转移可能。靶向治疗患者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