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肌子宫腺肌症的症状

子宫腺肌症的症状主要有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性交疼痛、不孕等。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属于妇科常见疾病。
痛经是子宫腺肌症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继发性痛经并进行性加重。疼痛多位于下腹部正中,常在月经来潮前1周开始出现,持续至月经结束。痛经可能与子宫肌层内异位内膜组织周期性出血、前列腺素分泌增加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萘普生片等药物缓解疼痛。
子宫腺肌症患者常出现月经量增多,表现为经血量大、有血块,严重者可导致贫血。月经量增多可能与子宫增大、宫腔面积增加以及子宫收缩不良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云南白药胶囊等药物减少出血,必要时需补充铁剂纠正贫血。
子宫腺肌症患者月经周期可能正常,但经期常延长至7天以上,甚至持续10余天。经期延长与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内膜修复缓慢有关。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可遵医嘱使用益母草颗粒、宫血宁胶囊等药物调节月经。
部分子宫腺肌症患者会出现性交疼痛,尤其在月经前期症状更为明显。性交疼痛可能与子宫增大、盆腔充血以及子宫位置改变有关。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同时可尝试改变性交体位减轻不适。
约30%-50%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合并不孕,可能与子宫肌层病变影响受精卵着床、子宫容受性下降有关。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建议尽早就医评估,可考虑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缩小病灶后再尝试自然受孕或辅助生殖技术。
子宫腺肌症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上宜清淡,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贫血;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妇科检查监测病情变化,若症状加重或出现严重贫血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