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堵塞会引起心肌梗塞吗

心血管堵塞可能会引起心肌梗塞。心血管堵塞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内脂质斑块积聚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当血流完全中断时,心肌因缺血坏死即发生心肌梗塞。
心血管堵塞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心绞痛,即活动后胸痛、胸闷,休息后可缓解。此时血管尚未完全闭塞,心肌缺血为暂时性。若堵塞持续加重,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细胞因缺氧在30分钟内开始坏死,即进展为急性心肌梗塞。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剧烈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冷汗、恶心呕吐,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或下颌。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或压低,心肌酶谱异常升高。
少数情况下,心血管堵塞可能因侧支循环代偿而未引发心肌梗塞。部分患者冠状动脉慢性闭塞后,其他血管通过侧支供血维持心肌存活,临床仅表现为慢性心力衰竭症状如气促、乏力。此外,微血管功能障碍或痉挛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但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堵塞,这类情况较少发展为透壁性心肌梗塞。
建议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或吸烟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定期筛查冠状动脉情况,出现胸痛症状时立即含服硝酸甘油并急诊就医。日常需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稳定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