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耳朵疼怎么缓解

中耳炎引起的耳朵疼可通过热敷、药物止痛、保持耳道干燥、调整睡姿、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过敏反应、气压损伤、免疫低下等因素引起。
用温热毛巾敷在患侧耳朵周围,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持续10-15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鼓膜充血肿胀,缓解牵拉性疼痛。注意避免烫伤,急性化脓期禁用热敷。
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镇痛药物。化脓性中耳炎需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切忌自行掏耳或使用偏方。
洗澡时用防水耳塞阻挡进水,游泳后及时用棉签吸干外耳道。潮湿环境易加重细菌感染,淋雨后可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朵20厘米吹干。禁用尖锐物品清理耳道。
患耳朝上侧卧可减轻压力性疼痛,用枕头适当抬高头部。避免压迫患耳,婴幼儿可竖抱安抚。飞机起降时可通过咀嚼动作平衡中耳压力。
若出现高热、耳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需耳鼻喉科就诊。化脓性中耳炎可能需鼓膜穿刺引流,慢性患者需进行鼓室成形术。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乳突炎或脑膜炎等并发症。
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涕,感冒时及时治疗鼻塞症状。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如西蓝花、猕猴桃等。急性期禁止潜水或高空飞行,儿童患者家长需观察其抓耳频率,发现耳道渗液应立即就医。恢复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二手烟刺激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