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有个小口挤出一点脓液

剖腹产切口挤出脓液可能是切口感染的表现,需及时就医处理。切口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切口护理不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
剖腹产术后切口感染多与细菌侵入有关,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早期表现为切口周围红肿、局部疼痛,触碰时有灼热感。随着感染进展,可能出现黄色或绿色脓性分泌物,切口边缘可能裂开,部分患者伴随低热或乏力。轻度感染通过规范换药和抗生素治疗可控制,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
若感染未及时控制可能发展为深部组织感染或脓肿,此时切口周围硬结明显,按压有波动感,脓液量增多且可能带有异味。严重者可出现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甚至导致败血症。这种情况需行切口引流清创,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生素,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
剖腹产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术后1-2周内避免沾水,每日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发现渗液、红肿等异常,应立即就医。哺乳期用药需告知医生,选择不影响母乳喂养的抗生素。恢复期间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避免剧烈活动增加切口张力,睡眠时选择侧卧减少切口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