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屈曲是什么动作

踝关节屈曲是指足部向足底方向弯曲的动作,属于踝关节的基本运动形式之一,常与背伸动作共同完成行走、跑跳等功能。
踝关节屈曲主要由小腿后群肌肉收缩完成,包括腓肠肌、比目鱼肌等。这些肌肉通过跟腱附着于跟骨,收缩时牵拉足部向下产生屈曲动作。该动作在步行推进期、跳跃起跳阶段发挥关键作用,可提供约70%的推进力。日常生活中上下楼梯、踮脚尖等动作均需踝关节屈曲参与。运动时若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负荷过大,可能导致跟腱炎、小腿肌肉拉伤等问题,表现为足跟上方疼痛、活动受限。
踝关节过度屈曲可能引发损伤风险。当足部在负重状态下突然内翻屈曲,易导致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出现肿胀淤血、压痛等症状。长期穿高跟鞋会使踝关节持续处于屈曲位,可能引起跟腱挛缩、足底筋膜紧张。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后肌张力异常,也可能导致踝关节屈曲活动障碍。舞蹈演员、体操选手等需要反复完成极限屈曲动作的人群,更需注意预防关节软骨磨损。
建议通过勾脚尖练习、足弓强化训练维持踝关节活动度,运动时佩戴护具减少损伤风险。出现持续疼痛、关节活动异常声响或明显肿胀时,应及时就医排查韧带损伤、关节脱位等病变。日常可进行小腿后群肌肉放松,避免长时间保持踝关节屈曲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