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结石查体有哪些症状

肝内胆管结石查体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黄疸、发热寒战、消化不良、肝区叩击痛等症状。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系统常见疾病,主要由胆道感染、胆汁淤积等因素引起,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引发胆管炎、肝硬化等并发症。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常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隐痛或胀痛,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查体时可发现局部压痛,疼痛程度与结石位置、胆管梗阻程度相关。该症状与结石刺激胆管壁或胆汁排出受阻有关,需通过超声或CT进一步明确诊断。若合并感染,疼痛可能加重为阵发性绞痛。
当结石导致肝内胆管梗阻时,可出现皮肤黏膜黄染、小便颜色加深等黄疸表现。查体可见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黄疸程度与梗阻部位相关,完全性梗阻时黄疸进行性加重,可能伴随皮肤瘙痒。需注意与肝炎、胰腺癌等疾病鉴别。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能出现高热寒战,体温可达39℃以上。查体可见急性病容,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该症状提示急性胆管炎发作,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等。严重感染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需紧急抗感染治疗。
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厌油腻、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查体可见舌苔厚腻,部分患者伴有轻度肝肿大。长期胆汁排泄不畅可能影响脂肪消化吸收,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状易与慢性胃炎混淆,需结合影像学检查鉴别。
体格检查时肝区叩诊可出现明显叩击痛,深压右肋缘下可能触及肿大的肝脏。该体征提示肝脏被膜受牵拉或存在炎症反应,需警惕肝脓肿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可同时出现墨菲征阳性,提示合并胆囊炎症。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建议适量补充维生素K以预防凝血功能障碍,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腹部超声。若出现持续性疼痛、高热或黄疸加重,应立即就医,必要时行内镜取石或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胆道冲洗,预防结石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