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肛瘘怎么治疗

关键词: #肛瘘
关键词: #肛瘘
小儿肛瘘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中医外治、手术治疗、术后护理等方式治疗。小儿肛瘘通常由肛周感染、先天性发育异常、免疫缺陷、外伤、克罗恩病等原因引起。
早期未化脓的肛瘘可采用温水坐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保持肛门清洁干燥,使用无刺激婴儿湿巾擦拭。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梨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观察期间若出现红肿热痛加重需及时就医。
合并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治疗细菌感染,配合莫匹罗星软膏局部涂抹。疼痛明显可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缓解症状。
采用清热利湿类中药坐浴,如复方黄柏液涂剂稀释后熏洗。脓肿未溃时外敷金黄散,已溃者用九华膏生肌敛疮。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刺激娇嫩皮肤。
反复发作或复杂肛瘘需行瘘管切开术,低位瘘可采用肛瘘挂线疗法。全麻手术前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术后需保持创面引流通畅。家长应记录患儿排便情况,防止伤口污染。
术后24小时内禁食,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使用康复新液冲洗创面,涂抹湿润烧伤膏促进愈合。避免剧烈哭闹增加腹压,两周内禁止盆浴。定期复查直至瘘管完全愈合,期间出现发热或渗液异常需复诊。
家长需每日观察患儿肛门情况,选择宽松棉质尿布减少摩擦。培养定时排便习惯,排便后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治疗期间避免接种活疫苗,加强营养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等。若保守治疗1个月无改善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到小儿外科进一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