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长期厌食会怎样

抑郁症长期厌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器官功能损伤等严重后果。抑郁症患者长期食欲减退或拒绝进食,可能与神经递质失衡、胃肠功能紊乱、心理应激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干预以避免不可逆损害。
长期厌食会引发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不足,导致体重骤降、肌肉萎缩,严重时可出现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可诱发贫血、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女性可能出现闭经。胃肠长期处于空虚状态会加重胃黏膜损伤,引发慢性胃炎或胃溃疡。电解质失衡如低钾、低钠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或意识障碍。极端情况下,多器官衰竭可能危及生命。
部分患者因长期进食障碍继发内分泌失调,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脑部营养供应不足可能加速认知功能衰退,加重抑郁症状形成恶性循环。儿童青少年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滞,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老年患者则易因营养不良诱发跌倒、感染等并发症。
建议抑郁症患者定期监测体重和营养指标,在医生指导下制定渐进式饮食计划,必要时配合营养补充剂。心理治疗需同步改善对食物的错误认知,家属应营造轻松就餐环境。出现持续体重下降或器官功能异常时,需及时就医进行营养支持和抗抑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