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肌炎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小儿心肌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血栓栓塞、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细菌感染、药物毒性、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干预。
心肌炎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后,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患儿表现为呼吸困难、喂养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注射液,并限制液体摄入。家长需密切监测患儿尿量及体重变化。
心肌炎症累及心脏传导系统时易出现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轻症可表现为心悸,严重者可发生阿斯综合征。医生可能根据类型选择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家长发现患儿心率异常或突发晕厥时需立即就医。
急性重症心肌炎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急剧衰竭,引发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等休克表现。需紧急使用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必要时进行机械循环支持。家长需注意患儿意识状态及皮肤温度变化,避免延误抢救时机。
心肌炎继发心室壁运动异常时,心腔内血流淤滞可能形成血栓,脱落后可引起脑栓塞或肺栓塞。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出现偏瘫或胸痛需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家长应协助患儿进行被动肢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慢性心肌炎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心肌变薄,最终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表现为活动耐力持续下降,需长期服用盐酸贝那普利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延缓病情进展。家长需定期带患儿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
心肌炎患儿应保持卧床休息直至炎症消退,饮食选择低盐、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等,避免剧烈哭闹加重心脏负担。恢复期可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但需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病情反复。所有药物治疗必须严格遵循医嘱,家长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若出现呼吸急促、面色青紫等表现,需立即送往医院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