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肺炎的类型

呼吸内科编辑 医普小新
17次浏览

关键词: #肺炎 #细菌

细菌性肺炎主要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免疫缺陷者肺炎和坏死性肺炎等类型。细菌性肺炎通常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引起,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1、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主要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常见病原体引起。患者通常表现为突发高热、寒战、咳嗽咳黄痰,可能伴有胸痛和呼吸困难。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等。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2、医院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常见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主要致病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耐药菌株。这类肺炎病情较重,治疗难度大,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等强效抗生素。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手卫生、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等。

3、吸入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是由于误吸口腔或胃内容物导致的肺部感染,常见于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病原体多为口腔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临床表现除肺炎症状外,可能伴有口臭、咳出恶臭痰液。治疗需覆盖厌氧菌,常用药物包括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等。同时需处理原发疾病防止再发。

4、免疫缺陷者肺炎

免疫缺陷者肺炎发生于艾滋病、肿瘤化疗后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病原体谱广且特殊,包括卡氏肺孢子菌、巨细胞病毒等机会性感染。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诊断需结合影像学和病原学检查。治疗需针对特定病原体选择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更昔洛韦注射液等药物,同时需积极改善免疫功能。

5、坏死性肺炎

坏死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性肺炎,以肺组织坏死为特征,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出现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治疗需早期使用强力抗生素如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必要时需外科引流或肺叶切除。

细菌性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发热期间可物理降温,咳嗽明显时可适当抬高床头。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所有患者均应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不可自行停药。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意识改变等应立即就医。吸烟者应戒烟,老年人可考虑接种肺炎疫苗预防感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