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肺病会引起脸肿

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肺病可能引起脸肿。脸肿可能与肺部疾病导致的心功能不全、低氧血症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等因素有关。
肺源性心脏病多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肺部疾病引起,长期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负荷加重,出现右心衰竭时可表现为脸肿、下肢水肿。患者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肺部疾病,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减轻水肿,或使用地高辛片改善心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晚期可能并发肺心病,因长期缺氧导致红细胞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进而出现脸肿。患者通常有长期咳嗽、咳痰、喘息史。治疗需控制感染,遵医嘱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扩张支气管,或氨溴索口服液化痰,必要时需长期家庭氧疗。
重症肺结核可能导致慢性消耗、低蛋白血症,或因结核性心包炎影响静脉回流,表现为脸肿。患者多伴有盗汗、消瘦、午后发热等症状。治疗需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大面积肺栓塞可急性导致右心衰竭,静脉回流受阻时可能出现脸肿,常伴随突发胸痛、咯血、晕厥。需紧急就医,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尿激酶溶栓,或华法林钠片抗凝治疗。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可能压迫上腔静脉,导致头面部静脉回流障碍,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脸肿,可能伴有颈静脉怒张。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治疗方案,如吉非替尼片靶向治疗或注射用顺铂化疗。
出现不明原因脸肿伴呼吸系统症状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胸部CT、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日常需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保持低盐饮食,监测每日体重变化。慢性肺病患者应遵医嘱规律用药,急性加重时及时就诊,避免发展为不可逆的心肺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