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厌食的区别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12次浏览

关键词: #神经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厌食是两种常见的进食障碍,主要区别在于进食行为模式和对体重的态度。神经性厌食以极端限制进食和过度追求体重减轻为特征,神经性贪食则以反复暴食后通过催吐、过度运动等方式清除热量为特征。

1、进食行为差异

神经性厌食患者通常长期严格限制食物摄入量,可能完全回避高热量食物,每日热量摄入远低于生理需求。部分患者伴随过度运动,但不会出现暴食行为。神经性贪食患者表现为周期性暴饮暴食,单次可摄入大量食物并伴随失控感,之后通过自我诱导呕吐、滥用泻药或利尿剂等清除行为补偿。

2、体重变化特征

神经性厌食患者体重多显著低于正常范围,BMI常低于17.5,但仍持续恐惧体重增加。神经性贪食患者体重可能在正常范围或轻微波动,清除行为虽能部分抵消暴食热量,但无法完全阻止体重上升趋势。

3、心理认知特点

两种疾病均存在体像认知扭曲,但表现形式不同。神经性厌食患者即使骨瘦如柴仍固执认为自己肥胖,拒绝维持健康体重。神经性贪食患者对体型关注度更高,暴食后常产生强烈羞耻感,清除行为多带有隐秘性。

4、生理并发症

神经性厌食易导致闭经骨质疏松、心动过缓等营养不良相关症状,严重时可引发多器官衰竭。神经性贪食更易出现电解质紊乱、食管撕裂、龋齿等清除行为导致的损害,反复呕吐可能引发腮腺肿大和手指胼胝。

5、治疗侧重方向

神经性厌食需优先进行营养重建,必要时采用鼻饲等强制营养支持,配合认知行为治疗纠正体像认知。神经性贪食治疗重点在于打破暴食-清除循环,可采用氟西汀胶囊等药物控制冲动,同时进行情绪调节训练。

建议两类患者均需在精神科医生和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家属应避免对进食行为过度关注或指责,营造轻松就餐环境。定期监测电解质、心电图等指标,警惕自杀风险。恢复期需逐步建立规律饮食模式,可通过正念饮食训练改善与食物的关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