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瘢痕是什么意思

纤维瘢痕是指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由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沉积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属于瘢痕的一种常见类型。
纤维瘢痕主要由成纤维细胞过度活化导致。当皮肤或器官组织受到外伤、手术、感染等损伤后,机体启动修复程序,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并分泌胶原蛋白。若胶原合成与降解失衡,胶原纤维过度沉积且排列紊乱,便会形成质地坚硬、缺乏弹性的纤维瘢痕。常见于深度烧伤、慢性炎症或反复损伤部位。
纤维瘢痕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平行或漩涡状排列的胶原纤维束,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但毛细血管和附属器官稀少。与正常组织相比,瘢痕区域缺乏毛囊、汗腺等结构,表皮层变薄,真皮层胶原纤维增粗且交联过度,导致局部组织挛缩和功能障碍。
纤维瘢痕表现为突出皮肤表面的硬结,早期呈红色或紫红色伴瘙痒疼痛,后期颜色变淡但质地仍坚硬。根据形态可分为线性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特殊部位如关节处的瘢痕可能导致活动受限,面部瘢痕可能影响外观。
纤维瘢痕与病理性瘢痕密切相关。增生性瘢痕表现为局限于伤口边界内的红色隆起,瘢痕疙瘩则超出原损伤范围向周围浸润生长。系统性硬化症、慢性放射性皮炎等疾病也会导致广泛性纤维化改变。部分患者存在瘢痕体质,与遗传因素相关。
早期可通过硅酮制剂如瘢痕贴、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注射液抑制增生。物理治疗包括压力疗法、激光治疗如脉冲染料激光。严重挛缩瘢痕需手术切除配合放射治疗。预防需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拆线后及时使用减张胶带。
纤维瘢痕形成后需注意防晒以避免色素沉着,避免反复摩擦刺激。关节部位瘢痕应坚持功能锻炼防止挛缩。瘢痕体质者应谨慎选择有创操作,必要时术前咨询皮肤科医生。若瘢痕出现持续增大、溃疡或功能障碍,建议尽早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