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积水有什么危害和后果

儿童肾积水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泌尿系统感染、肾脏发育异常、高血压以及尿路结石等危害。肾积水通常由先天性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神经源性膀胱、尿路结石或肿瘤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腹痛、排尿困难、尿量减少等症状。
长期肾积水可能导致肾实质受压,影响肾脏滤过和排泄功能,严重时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儿可能出现血肌酐升高、尿蛋白阳性等实验室指标异常。治疗需解除梗阻原因,必要时行肾盂成形术或输尿管再植术,术后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尿流不畅易滋生细菌,引发肾盂肾炎或膀胱炎,表现为发热、尿频尿急等症状。反复感染可能加重肾脏损伤。治疗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同时处理原发梗阻因素。
婴幼儿期严重肾积水可能影响肾脏正常发育,导致肾单位数量减少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超声检查可见肾脏体积异常或皮质变薄。早期干预如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吻合术有助于改善预后,术后需长期随访肾脏生长情况。
肾实质缺血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继发性高血压,表现为头痛、视物模糊等。血压监测显示收缩压超过同龄儿童正常值。治疗需控制原发病,必要时使用氨氯地平口服溶液等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尿液滞留易形成磷酸钙或草酸钙结石,可能引发肾绞痛、血尿等症状。超声或CT可明确结石位置大小。较小结石可通过多饮水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术后服用枸橼酸钾颗粒预防复发。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排尿异常、反复发热或生长迟缓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超声、核素肾图等检查评估积水程度。轻度积水可能只需定期随访,中重度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日常需保证足量饮水,避免憋尿,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预防尿路感染。术后患儿应按医嘱复查肾功能和影像学检查,监测肾脏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