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常见症状体征是

消化性溃疡常见症状体征主要有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黑便等。消化性溃疡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方式缓解。
上腹部疼痛是消化性溃疡最典型的症状,多表现为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疼痛。疼痛具有周期性,常与进食有关,胃溃疡疼痛多出现在餐后,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则多见于空腹时。疼痛可能与胃酸刺激溃疡面、局部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枸橼酸铋钾颗粒等药物抑制胃酸或保护胃黏膜。
反酸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或口腔,常伴有烧灼感。消化性溃疡患者因胃酸分泌异常或胃排空障碍易出现反酸,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黏膜防御功能下降有关。反酸严重时可引起食管黏膜损伤。患者应避免饱餐,睡觉时抬高床头,可配合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调节胃酸和胃肠动力。
嗳气是胃内气体经口腔排出的现象,消化性溃疡患者因胃肠功能紊乱常出现频繁嗳气。胃内气体增多可能与进食过快、吞入空气或食物发酵产气有关。长期嗳气可能加重上腹不适感。建议患者细嚼慢咽,减少产气食物摄入,必要时使用复方消化酶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等药物改善消化功能。
恶心呕吐多发生在溃疡活动期,尤其见于胃溃疡患者。胃黏膜炎症刺激、胃排空延迟或幽门梗阻时可能出现呕吐,呕吐物可含胃内容物或咖啡样物质。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患者应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盐酸伊托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
黑便提示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严重并发症。血液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黑色柏油样便,常伴有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出血多因溃疡侵蚀血管所致,大量出血可能危及生命。患者应立即就医,可能需要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止血,严重时需内镜下治疗或手术干预。
消化性溃疡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热食物,戒烟限酒。适当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有助于黏膜修复。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定期复查胃镜。若出现持续腹痛、呕血、体重下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