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盲肠炎早期症状

儿童盲肠炎早期症状主要有脐周或上腹部隐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低热、活动减少等。盲肠炎通常指阑尾炎,是儿童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需及时就医干预。
早期疼痛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呈阵发性隐痛,可能被误认为胃肠不适。疼痛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儿童常表现为蜷缩体位以缓解不适。随着炎症发展,疼痛会逐渐转移至右下腹。家长需观察儿童是否拒绝按压腹部或哭闹加剧。
多数患儿早期出现明显食欲下降,甚至拒绝进食。这与腹腔炎症刺激神经反射有关,可能伴随口唇干燥、精神萎靡。家长需注意儿童是否对平时喜爱的食物失去兴趣,持续超过两餐未进食需警惕。
约半数患儿会出现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胆汁。呕吐通常发生在腹痛后,与胃肠蠕动功能紊乱有关。家长需记录呕吐频率和性状,避免让儿童平卧以防误吸。
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少数患儿可能无发热表现。发热多出现在腹痛后,提示炎症反应进展。家长应每4小时测量体温,避免使用退热药掩盖病情。持续超过38℃需立即就医。
儿童常表现为突然不愿跑跳、拒绝直立行走或上楼梯,可能因右下腹牵拉痛加剧而采取弯腰姿势。这与腹膜受刺激相关,是区别于普通腹痛的重要特征。家长需观察儿童行走时是否保护性跛行或需搀扶。
发现儿童出现上述症状组合时,家长应立即禁食禁水并送医。就诊前避免按压腹部或使用止痛药物,可采取右侧屈膝卧位缓解疼痛。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控制生冷食物摄入,预防肠道感染。急性发作期后应遵医嘱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正常饮食,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