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肠胃炎一吃东西就吐怎么办

儿童胃肠炎一吃东西就吐可通过少量多次进食、口服补液盐、调整饮食结构、使用止吐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胃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儿童呕吐后需暂停进食1-2小时,待胃肠休息后尝试少量喂水或米汤,每次5-10毫升,间隔15-20分钟。若无呕吐可逐渐增加至30-50毫升。优先选择温凉流质,避免刺激胃肠黏膜。家长需观察儿童精神状态及尿量,防止脱水加重。
呕吐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可选用口服补液盐散(Ⅲ)补充水分和钠、钾等电解质。按说明书用温水调配,每次呕吐后补充50-100毫升。避免使用运动饮料或自制糖盐水替代。若儿童拒绝饮用,可用滴管或小勺缓慢喂服。
症状缓解后从BRAT饮食(香蕉、米糊、苹果泥、吐司)开始,逐步添加蒸蛋羹、软面条等低脂低纤维食物。暂停乳制品、高糖及油腻食物至少3天。母乳喂养婴儿可继续哺乳,但需缩短单次喂养时间。家长需记录饮食反应,及时调整食谱。
持续呕吐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昂丹司琼口腔崩解片、多潘立酮混悬液等止吐药。细菌性胃肠炎可能需要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切忌自行服用止泻药,6岁以下儿童禁用洛哌丁胺类药物。用药期间家长需监测是否出现皮疹或新发症状。
出现呕吐物带血、持续腹痛、8小时无尿、嗜睡或高烧39℃以上需立即就诊。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具有传染性,家长处理呕吐物时需戴手套,用含氯消毒剂清洁环境。就医时携带呕吐频率记录和饮食日记,帮助医生判断脱水程度和病因。
护理期间保持儿童口腔清洁,呕吐后用小苏打水漱口。恢复期每日保证12-14小时睡眠,避免剧烈活动。注意餐具消毒和手卫生,家庭成员出现类似症状应隔离。定期测量体重,若3日内未恢复至病前90%需复诊评估营养状况。冬季注意腹部保暖,夏季避免生冷食物诱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