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急性胃炎有什么症状

肠急性胃炎通常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发热乏力等症状。肠急性胃炎可能与饮食不当、病原体感染、药物刺激、应激反应、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通常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上腹疼痛是肠急性胃炎的常见症状,疼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绞痛,可能伴随灼热感或胀痛。疼痛通常位于剑突下或左上腹,进食后可能加重。肠急性胃炎引起的上腹疼痛可能与胃黏膜充血水肿、胃酸分泌异常、胃蠕动紊乱等因素有关。若疼痛剧烈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进行胃镜检查。
恶心呕吐在肠急性胃炎中较为多见,呕吐物可能含有胃内容物或胆汁样液体。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儿童或老年人更需警惕。肠急性胃炎引起的恶心呕吐可能与胃排空延迟、迷走神经兴奋、炎症介质释放等因素有关。呕吐后症状可能暂时缓解,但反复呕吐需就医排除其他消化道疾病。
肠急性胃炎患者常出现明显食欲减退,甚至对食物厌恶感,这与胃黏膜炎症刺激、胃酸分泌异常、胃肠激素紊乱有关。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恢复。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胃黏膜损伤。
部分肠急性胃炎患者会出现腹胀伴腹泻,大便可能呈稀水样或含有未消化食物。腹胀腹泻可能与胃肠动力障碍、消化酶分泌不足、肠道菌群失调有关。严重腹泻需预防脱水,可口服补液盐,必要时进行大便常规检查排除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肠急性胃炎可能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伴随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发热乏力可能与病原体毒素吸收、炎症反应激活、代谢紊乱有关。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发热持续不退,需考虑合并其他感染可能。
肠急性胃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选择米粥、面条等清淡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刺激胃肠。症状轻微时可先观察,若出现持续呕吐、呕血、黑便、高热等严重症状,或症状持续超过3天无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胃镜、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恢复期间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有助于胃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