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囊肿是什么

涎腺囊肿是指涎腺导管阻塞或损伤导致唾液潴留形成的囊性病变,常见于舌下腺、腮腺等部位,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或局部肿胀。
涎腺囊肿通常与导管阻塞、外伤或炎症有关。导管阻塞可能由结石、黏液栓子或导管狭窄导致,外伤如口腔手术或意外撞击可能损伤导管,慢性炎症如涎腺炎也可引发导管上皮增生。这些因素导致唾液无法正常排出,在腺体内积聚形成囊性扩张。
患者多表现为缓慢增大的柔软肿块,表面光滑且边界清晰,常见于舌下区或耳前区。进食时可能出现肿胀加重,一般无疼痛感,但继发感染时可能伴随红肿热痛。部分病例因囊肿压迫出现舌体运动受限或言语障碍。
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触诊和影像学检查。超声可显示囊性无回声区,CT或MRI能明确囊肿范围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细针穿刺可抽取黏稠唾液辅助诊断,需与肿瘤性病变进行鉴别。唾液腺造影现已较少使用。
小型无症状囊肿可观察随访,有症状者需手术切除。舌下腺囊肿多采用袋形术或腺体切除术,腮腺囊肿需注意保护面神经分支。激光或硬化剂治疗适用于特定病例,合并感染时需先控制炎症。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导管再次阻塞。
日常应保持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龋齿和牙周病。避免进食过硬食物造成导管损伤,多饮水促进唾液分泌。术后定期复查监测复发,出现肿胀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减少涎腺炎发生概率。
涎腺囊肿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腺体负担。术后可含服维生素C片刺激唾液分泌,但需遵医嘱控制频次。适当按摩颌下区促进引流,发现导管结石应及时处理。若囊肿短期内迅速增大或出现疼痛,需警惕恶变可能并尽快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