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出血做什么检查

肛门出血需进行肛门指检、肛门镜检查、结肠镜检查、粪便隐血试验、血常规等检查。肛门出血可能与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肛门指检是医生用手指对肛门及直肠下端进行触诊的检查方法,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等病变。检查时患者需采取侧卧位或膝胸卧位,医生评估肛门括约肌张力、触痛及肿物情况。该检查无创且操作简单,但对高位直肠病变检出率有限。
肛门镜能直观观察肛管及直肠末端黏膜状态,可发现内痔出血点、肛裂创面或直肠下端肿瘤。检查前需排空粪便,镜检时可能引起轻微胀痛。对于急性肛周感染或严重肛裂患者需谨慎操作,避免加重损伤。
结肠镜可全面观察结直肠黏膜,精准定位出血灶并取活检,对诊断炎症性肠病、肿瘤等具有重要意义。检查前需严格清洁肠道,术中可能需进行息肉切除等治疗。心肺功能不全或凝血障碍者需评估风险后实施。
通过化学或免疫法检测粪便中微量血液,有助于判断消化道隐性出血。检查前3天需禁食动物血制品、红肉及某些蔬菜,避免假阳性结果。持续阳性需结合其他检查排除恶性肿瘤可能。
血常规可评估出血导致的贫血程度及感染情况,血红蛋白下降提示慢性失血,白细胞升高可能伴随肠道炎症。严重贫血者需优先纠正血红蛋白水平后再行有创检查。
出现肛门出血应避免用力排便和久坐,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每日温水坐浴1-2次可缓解不适。饮食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量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若出血伴随持续腹痛、体重下降或粪便性状改变,须立即就医排除恶性病变。所有检查均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不可自行判断或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