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是怎么回事

胸闷可能由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理因素、贫血、肌肉骨骼问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吸氧治疗、心理干预、纠正贫血、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胸闷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
胸闷可能与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脏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胸骨后压迫感、活动后加重等症状。冠心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改善心肌供血,心肌炎患者需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等营养心肌。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胸闷可能与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有关,通常伴随咳嗽、喘息等症状。哮喘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缓解支气管痉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服用氨溴索口服液化痰。肺功能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长期吸烟者需戒烟。
焦虑症、惊恐发作等心理因素可能导致胸闷,常伴有心悸、出汗等表现。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调整错误认知,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劳拉西泮片等抗焦虑药物。规律作息、腹式呼吸训练能减轻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心理科就诊。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可能导致胸闷,通常伴随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缺铁性贫血可补充琥珀酸亚铁片,巨幼细胞性贫血需使用叶酸片联合维生素B12片治疗。血常规检查可明确贫血类型,日常需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食物摄入。
肋软骨炎、胸椎小关节紊乱等可能引发胸闷,常表现为局部压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炎症疼痛,物理治疗如超短波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提重物、保持正确坐姿有助于预防复发。
胸闷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环境空气流通,肥胖者需控制体重。记录胸闷发作的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若出现持续不缓解的胸闷,或伴随胸痛、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急性心梗、肺栓塞等危重疾病。日常可练习深呼吸放松技巧,限制咖啡因摄入,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