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血栓栓塞

血栓栓塞是指血液中的血栓脱落并随血流移动,阻塞远端血管导致组织缺血或坏死的病理过程。血栓栓塞主要包括静脉血栓栓塞和动脉血栓栓塞两种类型,可能由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引起,常见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等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多发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后可引发肺栓塞。下肢长时间制动、创伤、手术后卧床等因素会导致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激活凝血系统,血液高凝状态促进血栓形成。患者可能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肺栓塞时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治疗需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严重时需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动脉血栓栓塞常见于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附壁血栓脱落,导致脑动脉、肠系膜动脉等栓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心脏瓣膜病等也会诱发血栓形成。脑栓塞表现为突发偏瘫、失语,肠系膜动脉栓塞可引起剧烈腹痛、便血。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必要时行导管取栓术,长期预防可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
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暴露内皮下胶原组织,激活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级联反应。内皮损伤部位易形成血栓,可能伴随血管痉挛、炎性细胞浸润。控制基础疾病是关键,需监测血压血糖,戒烟限酒,必要时使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改善内皮功能。
遗传性抗凝血酶缺乏、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等会导致血液凝固性增高。患者可能出现反复静脉血栓形成,实验室检查显示D-二聚体升高、凝血时间缩短。治疗需针对原发病,恶性肿瘤相关血栓可使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遗传因素者可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
心力衰竭、房颤、静脉曲张等疾病会引起血流缓慢或涡流,促使血小板在血管壁沉积。久坐不动、长途飞行等也是危险因素,可能伴随肢体水肿、心悸等症状。改善生活方式很重要,房颤患者需遵医嘱服用利伐沙班片预防血栓,静脉曲张者可穿戴医用弹力袜。
预防血栓栓塞需保持适度运动,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术后患者按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出现单侧肢体肿胀、突发胸痛或意识障碍时需立即就医,血栓栓塞的黄金救治时间通常在发病后3-6小时内。日常饮食注意补充水分,减少高脂高盐食物,可适量食用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