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

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长期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慢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多见于中老年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常表现为持续性咳嗽,晨起时症状明显加重。咳嗽多为湿性咳嗽,伴有痰液排出。咳嗽症状在寒冷季节或空气污染严重时容易加重,可能与支气管黏膜受到刺激有关。长期咳嗽可能导致胸痛、声音嘶哑等并发症。
患者常咳出白色黏液痰或浆液性痰,在急性加重期可能出现黄色脓性痰。痰量一般较多,尤其在晨起时更为明显。痰液性状改变可能提示病情加重或合并感染。痰液潴留可能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影响呼吸功能。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活动后气促、胸闷等呼吸困难症状。早期仅在剧烈活动时出现,后期可能在日常活动甚至静息状态下也会发生。这与气道炎症导致的气流受限和肺功能下降有关。严重者可出现发绀等缺氧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易反复发生急性支气管炎或肺炎,表现为咳嗽加重、痰量增多、痰色变黄、发热等症状。反复感染会加速肺功能损害,形成恶性循环。感染可能由细菌、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需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长期慢性炎症可导致气道重塑和肺气肿改变,表现为肺功能检查中FEV1/FVC比值下降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呼吸衰竭表现。肺功能损害通常是不可逆的,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注意戒烟、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粉尘,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有助于改善肺功能。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充足营养摄入。定期随访肺功能,遵医嘱规范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等药物控制症状。急性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