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的治疗

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23次浏览

热射病需立即采取降温、补液及器官功能支持等综合治疗。主要措施包括物理降温、静脉补液、药物控制抽搐、血液净化及重症监护。

1、物理降温

将患者转移至阴凉环境,脱去衣物后用冰水擦拭全身,重点冷敷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可使用冰毯或冰帽辅助降温,同时用风扇加速蒸发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以防皮肤吸收中毒。体温降至38.5℃时需暂停降温防止低体温。

2、静脉补液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0.9%氯化钠注射液或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初始30分钟内输注1000-1500ml。监测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速度,维持尿量0.5ml/kg/h。合并横纹肌溶解时需碱化尿液,可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注意电解质平衡,及时纠正低钾血症或高钠血症。

3、药物控制

地西泮注射液用于控制抽搐发作,严重者可静脉推注咪达唑仑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稳定,合并脑水肿时使用20%甘露醇注射液脱水降颅压。禁用解热镇痛药,因其可能加重肝损伤。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时需补充新鲜冰冻血浆。

4、血液净化

对合并急性肾衰竭、肌酸激酶超过5000U/L或血钾超过6.5mmol/L者,需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采用枸橼酸抗凝的CVVH模式,置换液流量35ml/kg/h。严重肝衰竭时可联合血浆置换,每次置换血浆2000ml。

5、重症监护

转入ICU进行心电、血压、血氧及体温持续监测。气管插管保护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维持氧合指数大于300。每2小时评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动态监测肌酐、转氨酶及凝血功能。预防应激性溃疡可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

热射病康复期需保持环境温度25-28℃,避免两周内再次暴露于高温环境。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普食,适量补充电解质饮料。监测尿量及肢体肌力,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出现头痛、乏力等后遗症时应及时复诊,神经功能恢复可能需3-6个月。建议高温作业者穿戴透气衣物,每小时补充200ml含盐饮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