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外伤后一直有肿块怎么办

头部外伤后一直有肿块可通过冷热敷交替、局部按摩、药物治疗、穿刺抽吸、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头部肿块可能由皮下血肿、软组织损伤、骨膜下血肿、脂肪瘤、表皮样囊肿等原因引起。
外伤后24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肿胀。24小时后改用温热毛巾敷贴,温度不超过40℃,每日3-4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操作时需避开开放性伤口,皮肤感觉异常者应谨慎使用温度刺激。
伤后72小时可沿肿块边缘向心性轻柔按摩,配合医用凡士林减少摩擦,每日2次每次5分钟。注意避开颞动脉等敏感区域,若出现疼痛加剧需立即停止。按摩能促进淋巴回流,加速血肿吸收,但对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
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局部喷涂,或口服迈之灵片改善微循环。血肿伴感染时可外敷莫匹罗星软膏,疼痛明显者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需排除颅内出血可能,糖尿病患者慎用糖皮质激素类外用药。
适用于持续3周未消的较大血肿,在严格消毒下用12号针头穿刺引流,术后加压包扎24小时。操作需排除凝血功能异常,抽吸液应送病理检查。该方法能快速消除占位效应,但可能需多次操作,存在局部感染风险。
对超过3个月的机化血肿或直径4厘米以上囊肿,可采用局部麻醉下肿块切除术。术前需行头部CT排除颅骨骨折,术后7天拆线。手术能彻底清除病灶,但会遗留线性瘢痕,毛发覆盖区需备皮处理。
头部肿块护理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二次损伤,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促进修复。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摄入,限制辛辣刺激食物。观察是否出现头痛呕吐、意识改变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肿块变化。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洗头时水温不宜过高,勿自行挤压或挑破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