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室性期前收缩心电的表现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室性期前收缩心电的表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明利
张明利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主任医师
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表现包括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T波方向与主波方向相反、代偿间歇完全等特征。室性期前收缩可能由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等原因引起,治疗方式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及必要时的心律转复。
1、提前QRS波: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表现为提前出现的QRS波,形态宽大畸形,时限通常大于0.12秒。这是由于心室肌异常兴奋导致,可能因心肌缺血或电解质紊乱引起。治疗上需针对原发病因进行干预,如改善心肌供血、纠正电解质失衡。
2、T波异常:室性期前收缩的T波方向与主波方向相反,呈现倒置或双向。这与心室复极异常有关,可能因心肌损伤或药物作用导致。治疗包括停用相关药物、改善心肌功能,必要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
3、代偿间歇:室性期前收缩后通常出现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的RR间期等于两个正常RR间期之和。这与心室肌不应期延长有关,可能因心肌纤维化或心力衰竭引起。治疗需针对心功能进行改善,如使用利尿剂、强心剂等。
4、融合波:室性期前收缩可能出现融合波,即正常窦性冲动与室性冲动共同激动心室,形成介于正常与室性之间的QRS波。这与心室肌传导异常有关,可能因心肌炎或心肌病导致。治疗包括抗炎治疗、改善心肌代谢等。
5、二联律:室性期前收缩可能表现为二联律,即每个正常心搏后跟随一个室性期前收缩。这与心室肌兴奋性增高有关,可能因交感神经兴奋或药物作用引起。治疗需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必要时进行电复律。
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需结合具体病因,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多摄入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坚果,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定期监测心电图,必要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血管意外的护理措施

脑血管意外的护理措施包括体位管理、饮食调节、心理支持、功能康复训练和预防并发症。通过科学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后遗症。 1、体位管理:患者应保持头部抬高15-30度,以减轻颅内压,促进静脉回流。避免头部过度转动或剧烈活动,防止加重脑部损伤。定时翻身,每2小时一次,预防压疮。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避免关节僵硬。 2、饮食调节:饮食以低盐、低脂、高纤维为主,控制每日盐摄入量低于5克。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吞咽困难者需采用糊状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进行鼻饲。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3、心理支持: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需给予心理疏导。家属应多陪伴,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可通过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建立积极心态,增强康复信心。 4、功能康复训练:早期进行被动运动,如关节屈伸、肌肉按摩,预防肌肉萎缩。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如站立、步行训练。进行语言训练,如发音练习、对话交流,改善语言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进食,提高自理能力。 5、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注意皮肤清洁,预防压疮。进行膀胱训练,预防尿路感染。监测血糖、血压,预防代谢紊乱。 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期需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豆制品、绿叶蔬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家属应学习相关护理知识,为患者提供持续支持。通过科学护理和积极康复,患者可逐步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