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视力是什么意思

矫正视力是指通过光学或手术手段改善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散光)后达到的清晰视觉状态,通常以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值为依据。
通过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补偿屈光不正。框架眼镜适合日常使用,镜片材质包括树脂、PC等,可附加防蓝光、变色等功能。隐形眼镜分为软性和硬性,软性隐形眼镜佩戴舒适但透氧性较低,硬性角膜接触镜(如RGP)适合高度散光或圆锥角膜患者,需严格遵循每日佩戴时长限制。
通过激光或晶体植入改变角膜曲率或眼内屈光状态。激光手术包括全飞秒SMILE、半飞秒LASIK等,适用于角膜厚度足够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干眼、眩光等短期不适。ICL晶体植入术适合超高度近视,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后房,具有可逆性但存在白内障风险。
以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1.0(5.0)为基准,矫正视力达标指双眼分别达到0.8以上。儿童矫正视力需结合年龄判断,3岁应达0.5,5岁需达0.6。视力检查需在标准照明条件下进行,连续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排除调节痉挛等因素干扰。
近视超过50度、远视超过100度或散光超过75度者建议矫正。8岁以上近视儿童建议全天佩戴,延缓度数增长。老视患者可选用渐进多焦点镜片,术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人工泪液等辅助治疗。
18岁以下青少年每半年需复查验光,成年人每年检查一次。术后患者避免揉眼、游泳等行为,出现视物模糊需及时复查。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稳定后再验光,白内障患者术后三个月需重新验配眼镜。
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有助于延缓近视发展,使用电子设备时遵循20-20-20法则(每20分钟看20英尺外物体20秒)。选择镜片时注意折射率与阿贝数的平衡,高度数患者建议选1.67以上高折射率镜片。定期清洁镜片避免划伤,隐形眼镜护理液开封后三个月需更换。出现突发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