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后失眠要警惕四种病

神经内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失眠 #中暑

中暑后失眠可能与热射病、电解质紊乱、脑水肿焦虑症等疾病有关。中暑后出现失眠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热射病

热射病属于重度中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出现失眠症状。患者常伴有高热、意识模糊、抽搐等表现。治疗需快速降温,可使用冰毯、冰帽等物理降温设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补充血容量。医生可能开具地西泮注射液控制抽搐,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2.电解质紊乱

大量出汗导致钠、钾等电解质丢失,可能引发神经肌肉兴奋性改变,表现为失眠、烦躁。患者可能同时存在肌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治疗需静脉补充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等电解质溶液,口服补液盐散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日常可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3.脑水肿

严重中暑可能引起脑细胞损伤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脑水肿压迫神经中枢,出现失眠、头痛等症状。患者可能伴有呕吐、视物模糊等颅内压增高表现。治疗需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脱水降颅压,配合呋塞米注射液利尿,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支持。

4.焦虑症

中暑经历可能诱发应激反应,导致焦虑情绪影响睡眠质量。患者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等,可能伴有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劳拉西泮片短期缓解焦虑,配合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调节情绪。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也有助于改善睡眠。

中暑后出现失眠症状时,建议保持环境凉爽通风,避免再次暴露在高温环境。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到急诊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电解质、头颅CT等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不要自行使用镇静类药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