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骨折中医诊断叫什么

骨科编辑 医普小新
0次浏览

关键词: #骨折

桡骨骨折在中医诊断中称为桡骨伤折或桡骨断折,属于骨伤科范畴。中医将骨折归为筋伤骨断类疾病,多由外力撞击、跌扑损伤或骨质疏松导致气血瘀滞、经络不通所致。

1、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桡骨骨折多因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导致,如跌倒时手掌撑地、重物砸伤等。病机为外力作用导致骨断筋伤,局部气血运行受阻,形成气滞血瘀证候。常见伴随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畸形或骨擦音。

2、辨证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气滞血瘀型、气血两虚型和肝肾不足型。气滞血瘀型表现为局部青紫肿胀、刺痛拒按;气血两虚型多见骨折愈合缓慢、面色苍白;肝肾不足型常见于中老年人,伴腰膝酸软、骨质疏松。

3、诊断方法

中医诊断除观察症状体征外,还结合望闻问切四诊。望诊可见局部畸形肿胀,切诊可触及骨擦感,脉象多呈弦紧或细弱。需与现代医学X线检查相结合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程度。

4、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遵循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原则。初期以活血化瘀为主,中期接骨续筋,后期补益肝肾。常用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内服活血化瘀汤剂如桃红四物汤,外敷消肿止痛膏药如七厘散。

5、康复调理

后期需配合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可进行握拳、腕关节屈伸等动作。饮食宜选用补肝肾强筋骨的食材如黑豆、核桃,避免生冷辛辣。可辅助针灸取阳池、合谷等穴位促进气血运行。

桡骨骨折后应定期复查确保对位良好,固定期间保持患肢抬高减轻肿胀。康复期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若出现固定松动、肢体麻木等异常需及时就医,合并骨质疏松者需长期调理肝肾功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