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治疗药物副作用

儿科编辑 医点就懂
0次浏览

小儿麻痹症治疗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异常等副作用。治疗药物主要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免疫球蛋白、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辅酶Q10胶囊等,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主要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症,常见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红肿、低热、食欲减退等。极少数可能出现过敏性皮疹或神经炎,与疫苗中的减毒病毒株激活免疫反应有关。若儿童接种后出现持续高热或肢体无力,家长需立即就医。该疫苗需在2-8℃避光保存,禁止与免疫抑制剂同时使用。

2、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通过被动免疫帮助重症患儿中和病毒,可能引发头痛、寒战或血清病样反应。其副作用与异体蛋白输注相关,表现为关节痛、荨麻疹或血压波动。静脉输注时需严格控制速度,家长需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或面色苍白。使用前需筛查IgA缺乏症,避免严重过敏反应。

3、甲钴胺片

甲钴胺片作为神经营养药物,可能引起恶心、腹泻等胃肠刺激症状。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血尿酸升高,与药物参与核酸代谢有关。若患儿服药后出现手足麻木加重或皮疹,家长需及时停药并复诊。该药物需避光保存,避免与维生素C同服影响吸收。

4、维生素B1片

维生素B1片用于改善神经传导功能,过量服用可导致心悸、烦躁等副作用。其水溶性特性虽降低蓄积风险,但快速静脉注射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家长需注意患儿是否对硫胺素过敏,服药期间避免同时食用生鱼片等含硫胺酶食物。

5、辅酶Q10胶囊

辅酶Q10胶囊用于改善肌肉能量代谢,可能引发胃部灼热感或轻度失眠。脂溶性特性使其在脂肪组织中蓄积,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若患儿合并癫痫病史,家长需告知医生调整剂量,避免诱发抽搐发作。

小儿麻痹症药物治疗期间,家长需记录患儿用药反应并定期复查肌力评估。饮食应提供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豆制品,配合维生素E含量高的坚果促进神经修复。康复期可进行水中运动或按摩治疗,避免肌肉萎缩。所有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出现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时立即停药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