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小气道改变怎么回事

呼吸内科编辑 医颗葡萄
19次浏览

关键词: #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小气道改变可能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气道炎症、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戒烟、药物治疗、氧疗、肺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长期吸烟: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持续刺激气道黏膜,导致纤毛功能受损、黏液分泌增多,引发小气道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患者需立即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必要时可寻求戒烟门诊行为干预与尼古丁替代治疗。

2、空气污染:

长期暴露于粉尘、化学烟雾或PM2.5等污染物会诱发气道慢性炎症,造成小气道平滑肌增生和纤维化。建议使用空气净化设备,雾霾天气减少外出,从事高危职业者需做好专业防护。

3、气道炎症:

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释放白介素-8等炎性介质,导致小气道壁水肿、黏液栓形成。临床常用布地奈德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控制炎症,急性加重期需联用阿奇霉素等抗生素

4、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或活性下降时,弹性蛋白酶过度分解肺泡壁和小气道结构蛋白。此类患者需定期检测血清α1-抗胰蛋白酶水平,严重缺乏者可考虑静脉补充替代治疗。

5、遗传因素:

SERPINA1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早发型肺气肿伴小气道病变。建议有家族史者进行基因筛查,早期通过肺功能监测发现小气道功能障碍,必要时行支气管镜下活瓣减容术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日常应保持低盐高蛋白饮食,适当食用白萝卜、百合等润肺食材;选择八段锦、缩唇呼吸等锻炼方式改善肺功能;冬季注意防寒保暖,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居家监测血氧饱和度,定期复查胸部CT和肺通气功能。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咳脓痰等症状需及时急诊处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