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暂停是什么意思

呼吸暂停是指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停止10秒以上的现象,专业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主要与上气道塌陷、中枢神经调节异常、肥胖等因素有关,典型表现为夜间憋醒、白天嗜睡、晨起头痛等。
鼻腔狭窄、扁桃体肥大、舌体肥厚等解剖结构问题会导致气道阻塞。这类患者睡眠时肌肉松弛,可能伴随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可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或考虑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等手术改善。常用监测设备包括多导睡眠监测仪。
脑干呼吸中枢功能异常时,即使气道通畅也会出现呼吸驱动信号中断。多见于脑血管疾病、脑外伤或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这类患者可能无鼾声,但血氧波动明显。需使用伺服通气设备,药物如乙酰唑胺片可能有助于刺激呼吸。
颈部脂肪堆积会压迫气道,内脏脂肪增多影响膈肌运动。体重指数超过30的人群中发生率显著升高,常合并代谢综合征。减重5%-10%可明显改善症状,配合侧卧睡姿、口腔矫治器使用效果更佳。
甲状腺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等疾病会改变软组织特性或生长激素水平。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黏液性水肿导致气道狭窄,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肢端肥大症患者舌体增大明显,可能需要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
家族中有睡眠呼吸暂停病史者患病风险增加,可能与颌面骨发育异常等遗传特征相关。这类患者常见小下颌、高硬腭等体征,儿童期可能出现腺样体面容。早期干预可选用下颌前移矫治器,严重者需正颌手术。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前饮酒或服用镇静药物。侧卧位睡眠有助于减轻舌后坠,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可降低气道压力。出现日间嗜睡、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睡眠监测,长期未治疗的呼吸暂停可能增加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风险。日常可进行吹奏乐器等呼吸肌训练,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