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的基本病变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0次浏览

风湿性心脏病的基本病变包括瓣膜损害、心肌炎心包炎血管炎和关节病变。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热累及心脏的表现,主要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可导致心脏瓣膜增厚、粘连及功能障碍。

1、瓣膜损害

二尖瓣最常受累,表现为瓣叶增厚、钙化及腱索缩短,形成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瓣次之,可见瓣膜交界处粘连。病变早期为瓣膜水肿和赘生物形成,后期纤维化导致瓣膜变形。听诊可闻及特征性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能明确瓣膜病变程度。

2、心肌炎

心肌间质出现特征性Aschoff小体,由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变性的心肌细胞组成。临床表现为心悸、气促,心电图显示PR间期延长。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需通过心肌酶检测和心脏磁共振辅助诊断。

3、心包炎

心包脏层与壁层纤维蛋白渗出形成"面包黄油样"改变,听诊有心包摩擦音。渗出液增多时可出现心包填塞症状,X线显示心影增大呈烧瓶样改变。心包穿刺可缓解填塞症状,但需警惕感染风险。

4、血管炎

冠状动脉等中小动脉受累,血管壁淋巴细胞浸润导致内膜增厚。可能引发心肌缺血,但很少发生心肌梗死。血管造影可见管腔不规则狭窄,需与动脉粥样硬化鉴别。

5、关节病变

约75%患者出现游走性多关节炎,常见膝、踝等大关节红肿热痛。关节滑膜充血水肿,但不会造成永久畸形。症状通常2-4周自行消退,非甾体抗炎药可有效缓解症状。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需定期监测心脏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和感染。饮食应低盐高蛋白,保证充足维生素摄入。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慢性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链球菌再感染。瓣膜严重损害者可能需进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