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胸腔积液的原因

关键词: #胸腔积液
关键词: #胸腔积液
双侧胸腔积液可能由心力衰竭、低蛋白血症、肺炎、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肿瘤胸膜转移等原因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心力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时,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使液体渗入胸腔。患者多伴有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减轻液体潴留,必要时静脉注射托拉塞米注射液快速缓解症状。心脏彩超和脑钠肽检测有助于评估心功能。
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常见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或营养不良。胸腔积液多为漏出液,可合并腹腔积液。需补充人血白蛋白,肝硬化患者联合托伐普坦片调节水盐代谢,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抑制免疫反应。日常应增加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
肺部感染波及胸膜时可引发炎性渗出,积液多为草黄色或脓性,患者有发热、咳嗽、胸痛表现。需进行胸腔穿刺引流,细菌性肺炎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结核性胸膜炎需异烟肼片联合利福平胶囊规范抗结核治疗。胸部CT可明确肺部病灶范围。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后引起渗出性炎症,积液量中等以上,腺苷脱氨酶检测值升高。患者常有午后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治疗需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乙胺丁醇片四联抗结核,配合胸腔穿刺抽液。结核菌素试验和胸水培养可辅助诊断。
肺癌、乳腺癌等癌细胞转移至胸膜时产生血性积液,增长迅速且反复出现。患者多有消瘦、咯血等原发肿瘤症状。需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射顺铂注射液化疗,晚期可考虑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抑制血管生成。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诊断价值。
出现双侧胸腔积液应卧床休息并采取半卧位,限制每日饮水量在1000ml以内。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呼吸困难者可低流量吸氧,避免剧烈咳嗽加重胸痛。饮食需保证足够热量和蛋白质,限制腌制食品摄入。所有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使用利尿剂或穿刺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