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是什么情况引起的

肺心病可能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肺栓塞、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肺心病可通过氧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需根据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肺心病最常见的病因,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可导致气道炎症和肺实质破坏,引发持续性气流受限。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等症状。治疗需戒烟并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噻托溴铵粉雾剂等药物控制症状,严重时需长期家庭氧疗。
肺动脉高压可因特发性因素、结缔组织病或慢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增加右心负荷。患者常表现为乏力、胸痛、下肢水肿。治疗需使用安立生坦片、他达拉非片等靶向药物,合并低氧血症时需配合氧疗。
夜间反复缺氧可导致肺动脉收缩和肺血管重构,长期未干预可能进展为肺心病。患者多伴有日间嗜睡、晨起头痛。治疗需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改善缺氧,肥胖者需减重,避免仰卧位睡眠。
反复肺栓塞可造成肺动脉机械性阻塞和血管重塑,最终引发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急性期需使用利伐沙班片抗凝,慢性期可行肺动脉球囊扩张术或血栓内膜剥脱术。
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可导致肺血流量增加,长期肺动脉高压可能引起艾森曼格综合征。儿童期手术矫治可预防肺心病发生,成年患者需评估手术指征。
肺心病患者需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寒冷季节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饮食宜低盐高蛋白,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稳定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出现下肢水肿加重或静息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