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的病因治疗

胸膜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感染治疗、胸腔穿刺抽液、镇痛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手术治疗。胸膜炎通常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外伤、理化因素等原因引起,可能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结核性胸膜炎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中大量胸腔积液导致呼吸困难时,需在超声定位下行胸腔穿刺引流。结核性胸膜炎抽液后可注入注射用尿激酶防止胸膜粘连。操作需严格无菌,术后监测血压、氧饱和度,警惕复张性肺水肿发生。
胸膜摩擦引起的剧烈疼痛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癌性胸痛需按阶梯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等阿片类药物。用药期间需观察胃肠道反应及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结核性胸膜炎伴严重中毒症状时,可短期口服醋酸泼尼松片。需逐步减量停药,长期使用可能诱发感染、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用药期间需加强血糖监测。
慢性脓胸、胸膜增厚导致肺不张时,需行胸腔镜胸膜剥脱术。恶性胸水反复发作可留置胸腔引流管或行胸膜固定术。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促进肺复张。
胸膜炎患者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采取患侧卧位减轻疼痛。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2000毫升稀释痰液。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鸡蛋、鱼肉、西蓝花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结核性胸膜炎需完成6-9个月规范抗结核治疗,定期复查胸片评估疗效。出现发热、气促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