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感冒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胃肠感冒的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减退、发热畏寒、全身乏力等。胃肠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可能伴随胃肠功能紊乱和轻度脱水。
胃肠感冒早期常表现为胃部不适和反复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或黏液。病毒感染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刺激迷走神经引发呕吐反射。儿童可能出现喷射性呕吐,成人则以阵发性干呕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藿香正气胶囊等缓解症状,同时保持少量多次饮水。
肠道受病毒侵袭后会出现阵发性脐周绞痛,伴随水样或糊状腹泻,每日可达数次。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导致吸收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能出现蛋花汤样便。需注意与细菌性肠炎鉴别,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调节肠道菌群,腹泻严重时需预防电解质紊乱。
胃肠消化功能暂时性抑制是典型表现,患者对油腻食物尤为抗拒。胃酸分泌减少和肠道蠕动异常共同导致饱胀感,婴幼儿可能完全拒食。建议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必要时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促进味觉恢复,避免强迫进食加重呕吐反应。
部分患者会出现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波动,病毒毒素吸收可引发寒战。儿童发热反应可能更明显,但极少超过39℃。物理降温优先于药物干预,体温超过38.5℃可考虑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注意与流感等发热性疾病鉴别诊断。
水电解质丢失和能量摄入不足导致明显疲倦感,患者常伴肌肉酸痛和头晕。脱水严重时可能出现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表现。建议卧床休息并监测尿量,口服补液盐溶液比单纯饮水更能有效纠正脱水状态,症状持续需警惕心肌炎等并发症。
胃肠感冒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蔬菜。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呕吐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但两周内仍需避免生冷刺激食物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