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杆菌会引起什么疾病呢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0次浏览

肠杆菌可能引起胃肠炎尿路感染、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疾病。肠杆菌是一类常见的革兰阴性菌,广泛存在于人体肠道和环境中,部分菌株具有致病性。

1、胃肠炎

肠杆菌中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等可通过污染食物或水源感染人体。感染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轻症患者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溶液补充电解质,重症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片、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治疗。注意饮食卫生是重要预防措施。

2、尿路感染

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可能引起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典型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严重时可出现发热腰痛。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分散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三金片等。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憋尿。

3、肺炎

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可能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多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胸痛,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美罗培南等抗生素。加强手卫生可降低感染风险。

4、败血症

肠杆菌入血可能导致败血症,常见于留置导管、烧伤等患者。表现为寒战高热、呼吸心率加快,严重时可出现休克。需静脉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替加环素等广谱抗生素,同时进行液体复苏等支持治疗。

5、脑膜炎

新生儿可能感染大肠埃希菌引起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为发热、惊厥、前囟隆起等。需腰椎穿刺明确诊断,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氨苄西林钠等药物。该病预后较差,需密切监测神经系统后遗症。

预防肠杆菌感染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煮熟食物,处理生食后彻底洗手。免疫力低下者应避免接触可能污染的水源。出现持续发热、腹泻脱水、意识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产生。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