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的三大典型症状包括哪些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肠套叠的三大典型症状包括阵发性腹痛、果酱样血便和腹部包块。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相邻的肠腔内,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多发于婴幼儿,成人也可能发生。
阵发性腹痛是肠套叠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突发剧烈的腹部绞痛,发作时患儿常哭闹不安、屈膝缩腹,间歇期可安静如常。腹痛与肠蠕动波有关,随着病情进展,发作间隔逐渐缩短。成人肠套叠腹痛可能不如婴幼儿典型,但仍有规律性发作特点。
果酱样血便通常在发病后6-12小时出现,由套叠肠管缺血坏死、黏膜出血与肠黏液混合形成。便血初期可能为暗红色血丝,逐渐发展为典型果酱样黏液血便。部分患儿可能在肛门指检时发现指套染血。成人肠套叠血便表现可能较隐匿,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
腹部包块多位于右上腹或左上腹,呈腊肠样,表面光滑,有一定活动度,触诊时有压痛。在患儿安静或睡眠时更易触及。成人因腹壁较厚,包块可能不易触及。随着病情发展,包块位置可能沿结肠走向移动。超声检查可见特征性"同心圆"或"靶环"征象。
肠套叠属于急腹症,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婴幼儿肠套叠早期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日常需注意观察婴幼儿进食后反应,避免突然改变饮食结构,预防肠道功能紊乱。成人出现不明原因腹痛伴便血时,应排查肠道肿瘤等继发因素导致的肠套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