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几岁孩子容易得

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尤其是4-10个月龄的婴儿。肠套叠是部分肠管及其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导致的急性肠梗阻,可能与肠道发育不完善、病毒感染、饮食改变等因素相关,需及时就医处理。
婴幼儿肠道发育尚未成熟,肠蠕动节律易紊乱,在添加辅食或病毒感染后更易诱发肠套叠。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及腹部包块,发病后12小时内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部分患儿存在回盲部解剖异常或肠道息肉等原发病因,需进一步检查排除。母乳喂养可降低发病概率,添加辅食时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避免季节交替时着凉,轮状病毒疫苗有助于预防相关病毒感染。
家长发现孩子突发腹痛、呕吐或血便时,应立即禁食禁水并送医。就诊时需详细描述症状出现时间及变化过程,配合医生完成腹部超声等检查。治疗后需短期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观察有无复发迹象。定期随访评估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受压。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